科技新知
-
AMD推出商用行動處理器:Ryzen PRO 4000系列,為商務筆電市場注入絕佳效能、行動力與超高安全性
AMD於5/7正式推出Ryzen PRO 4000系列商用行動處理器,這是繼先前Ryzen 4000家族之後,針對商用市場所量身打造的一款低功耗、高安全性的筆電處理器,將賦予商務人士絕佳的行動力與安全性。 在3月中時,AMD正式發表了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,採用7nm製程,賦予PCIe 4.0的能力,並提供了。H系列有三款型號,設計功耗為45W,以主打極致效能市場。而HS則是H的稍低功耗版本,僅35W,主打兼顧高效與輕薄市場,至於U系列則有5款,主打輕薄省電市場。這些都是以消費性市場為主。 由於先前我們測試過,其搭載Ryzen 9 4900HS處理器,搭配2060 Max-Q顯示卡,兼顧絕佳效能與輕省特性,整體表現令人大開眼界!而隨著AMD今年首波玩家與消費市場發動進攻行動之後,第二波的行動正瞄準了廣大的商務市場。也就是Ryzen PRO 4000系列! ▼表 AMD Ryzen PRO Mobile 4000系列與上一代3000系列行動處理器規格列表 這次AMD推出Ryzen PRO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,同樣基於自家Zen 2核心、7nm製程設計,與自家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算是系出同門。這次PRO版本共有3種型號,依序是Ryzen 7 PRO 4750U、Ryzen 5 PRO 4650U、Ryzen 3 PRO 4450U。相較於上一代12nm的Ryzen PRO 3000系列來說,同是15W的設計功耗,但4000 PRO擁有更多的核心數與執行緒,L2/L3快取記憶體容量也更多,且在爆發時脈上也有顯著的提升,更可支援到DDR4-3200或LPDDR4-4266記憶體 (3000 PRO僅支援到DDR4-2400)。 至於內顯(GPU)方面,Ryzen PRO 4000系列雖然比Ryzen PRO 3000的繪圖核心數量減少一點,但其繪圖時脈則有所提升(200~300MHz),再搭配記憶體時脈也支援更高,因此預期GPU效能比上一代同級產品相差不多。當然若筆電廠商想要在自己推出的商用筆電內搭載獨顯晶片(例如Radeon RX 5500M或5600M等等),也是可以的! 至於跟自家消費級的H、HS與U系列相比,可以看到商用級PRO版本的規格,都剛好卡在U系列的兩者中間。例如Ryzen 7 PRO 4750U,就是在4800U與4700U的中間,Ryzen 5 PRO 4650U就是介於4700U和4600U之間。細節請參考下表。 ▼表 AMD Ryzen Mobile 4000 H、HS、U與PRO系列行動處理器規格列表 由於這次Ryzen PRO 4000系列,採用Zen 2架構、7nm製程,搭配PCIe 4.0設計,可支援更快的DDR4記憶體時脈,再加上內建的GPU時脈也更快,因此整體效能可說是快上加快!跟前幾代相比,不僅每瓦效能提升近20~30%,且製程轉進到7nm之後,效能更是提升近70%以上,整體效能等同倍增! 在AMD官方實測效能方面,以搭載Ryzen 7 PRO 4750U處理器的超輕薄商務筆電,跟AMD自家搭載上一代Ryzen 7 PRO 3700U的同級產品來看,在CineBench R20的單核心和雙核心效能都有顯著的成長。而內建的Radeon Graphics雖然GPU核心數減少一點,但在3DMark實測下卻也有顯著的效能提升! 至於跟競爭者相比,根據AMD的測試,以搭載Ryzen 7 PRO 4750U處理器的超輕薄商務筆電,對比搭載Intel Core i7-10710U同級產品,效能可快高達33%。若以次等的Ryzen 5 PRO 4650U,跟Intel Core i5-10210U相比,則可快高達97%。甚至拿中階的Ryzen 5 PRO 4650U來比Intel高階的i7-10510U,PCMark還最快達36%。能看出這次Ryzen PRO 4000系列,效能可是非常強勁! 此外更誇張的是,電池續航力同樣可以維持到全天候等級,最強機種還可以高達20小時。看來Intel的產品大概要「挫咧等」了! 目前搭載AMD Ryzen 4000系列的商務筆電,大多是Ultrathin(超輕薄)的機種。以AMD的規劃當中,U系列是主打中小企業市場為主,目前的產品有HP (惠普)的ProBook x360 435 G7、ProBook 445/455 G7,至於PRO系列則是主打大型企業為主,目前有Lenovo (聯想)的ThinkPad T14 Gen 1、T14s Gen 1、X13 Gen 1、L14/L15 Gen. 1等等,未來還會更多。 上述機種中,13.3吋機種的從1.27kg到1.47kg都有,而14吋大約在1.6kg,至於15.6吋機種則在2kg以下。這些機種中,電池續航力至少都有14小時以上,最長的高達20小時,因此可說是絕佳的商務利器! 上述簡報中,HP已在官方提供這3款AMD Ryzen 4000商務筆電的規格,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: ● HP ProBook x360 435 G7: (13.3吋): ● HP ProBook 445 G7: (14吋): ● HP ProBook 455 G7: (15.6吋): 相較於Intel商用處理器狂打其擁有vPro功能,讓IT人員好管理、且安全性更強,這次AMD同樣也提供類似的功能,叫做Pro Technologies,但功能上更強大! 其中在Pro Security部份,提供現代化架構、AMD記憶體護衛(也就是在記憶體資料直接加密),且是安全核心PC (提供Win10防護)。其中記憶體護衛部份,是存放在記憶體內的資料都是加密的,因此電腦就算在睡眠模式下遺失,駭客也無法透過各種方式來竊取你筆電的內部資料,以達到滴水不漏的資料保密性! 至於AMD的Pro Management部份,則提供1.現代化的可管理機制(支援Microsoft Endpoint Manager)以及2.傳統可管理機制(支援傳統Dash標準),讓IT管理者更容易且方便來與現有的管理機制做整合。不用羨慕Intel vPro電腦。 從上述可以得知,AMD Ryzen PRO系列處理器,提供商用級、企業級所需要的資料安全性、易於管理性,以及後續的穩定提供,和信賴度。也就是Intel有的,AMD也有,甚至更好!值得商務人士與企業採用。 AMD這次以其7nm製程技術,搭配Zen 2架構,以及PCIe 4.0高速頻寬,打造出超強處理器產品組合,來挑戰Intel盤據已久的市場。從2019年7月的Ryzen 3000系列桌機處理器開始,到8月的EPYC 7002系列伺服器處理器,再來是在11月推出Ryzen Threadripper 3000家族高階桌機(HEDT)處理器。 接著在2020年初,繼續發表與推出Ryzen 4000系列筆電處理器,且在5月初更發表針對商務筆電市場所打造的Ryzen PRO 4000系列筆電處理器,可說是各種市場區段都一網打盡!從上述的效能、功耗、電池續航力的表現來看,AMD Ryzen 4000家族,勢必將對Intel產生不小的壓力! 雖說在簡報中,看到內建Ryzen 4000系列筆電處理器的機種並不多,但AMD也表示,2020年間,搭載AMD處理器的商用筆電機種,將從51款提升到70款。從HP和Lenovo都願意背書,Dell也正在規劃中來看,相信其他廠商也會陸續跟進,以搶攻龐大的商用輕薄筆電市場!屆時將有更多AMD商用筆電上市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!
-
蘋果史上最便宜新一代iPhone SE登場、最便宜14,500元起跳,但還出了史上最貴Mac Pro四輪支架
講了這麼久,蘋果終於推出,主打的就是iPhone 8的外型、換上iPhone 11系列的硬體,這就意味著正面4.7吋螢幕、Touch ID指紋辨識、後置1200萬畫素單鏡頭、以及A13 Bionic晶片,最便宜64GB只要台幣14,500元,整體來看可以說是史上最便宜的iPhone,將於4/24正式開賣。 除了iPhone SE新機以外,蘋果還另外針對2019年的Mac Pro推出兩種不同的腳架,一種是四輪組、另一種則是四腳腳架,不過四輪組要價699鎂、四腳組則是要299鎂。 先快速說一下iPhone SE,這次的新機外觀上和iPhone 8完全相同,不過內部換成iPhone 11的硬體,所以基本上也可以把它當成目前最強大的iPhone之一,畢竟整體的硬體規格不像iPhone 11這麼高階,但處理器採用A13 Bionic的情況下,也就讓整體的操作體驗可以更好些,畢竟需要推動的硬體效能沒那麼高。 這次的新一代iPhone SE主要針對的目標客群是原先還在使用iPhone 6/6s以降的蘋果用戶,希望能促使這群人在不改變原先使用習慣的前提下(例如還是喜歡使用實體Home鈕,或不喜歡上面有瀏海設計),願意更換新機。(不然一直賺不到他們的錢啊XD!) 但最便宜64GB版本只需要14,500元的情況下,也就讓其他的iPhone看起來超級貴鬆鬆,畢竟在目前的陣容中,較便宜的iPhone 11也要價24,900元起跳、上一代iPhone XR也還要21,500元,雖然說後面兩隻都有新的Face ID加上幾乎全螢幕的設計,但iPhone SE的價格還是比較划算。(如果習慣Touch ID的話) 另外,還有一點是蘋果還推出了史上最貴的Mac Pro腳架,包含四輪組和四腳組,前者要價699鎂、後者則是要299鎂,尤其四輪組相當於台幣要價20,000元左右,但玩家真的需要這麼貴的四輪腳架嗎?這點非常值得玩家深思。 不過當然,我們撇開Mac Pro本身就已經貴的情況下,或許這樣的周邊配件也不例外,畢竟Pro Display XDR螢幕也要價不斐(雖然顏色很準),支撐它的腳架也不便宜XD!只能說蘋果的貴、完全沒有極限XD!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從暗黑之神變成聖光之神?!《Minecraft》推出RTX光追版,畫面不再黯淡無光
NVIDIA的最新GeForce RTX 20系列GPU主打硬體光追(Ray-Tracing)技術與DLSS (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,深度學習超級取樣)技術,賦予遊戲畫質提升到更加逼真的境界。然而要玩家掏出腰包來升級到RTX系列顯示卡,除了與遊戲廠商合作導入新遊戲之外,另一條路就是從當前頗受歡迎的遊戲來下手。這次NVIDIA選擇與微軟合作,在其推出的《Minecraft》(當個創世神)遊戲中,,讓遊戲畫面有了光線的加持,看起來更加逼真,從此不再黯淡! 《Minecraft》是一套類似樂高的組合遊戲,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建構自己的園地,不管是城堡、大地、草原,或是庭院、大樓、室內空間…等等,只要發揮一點想像力與創造力,就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。 然而《Minecraft》由於僅使用到最基本的繪圖功能,沒有什麼基礎的光線特效,因此建構出來的畫面,看起來比較黯淡無光,甚至可能造成錯認山為海的情況。如今NVIDIA為這套最受全世界玩家歡迎的遊戲之一,來,讓玩家能夠透過RTX 20系列的顯示卡,來讓《Minecraft》加入光追特效,玩起來更加逼真! 這次NVIDIA與微軟合力打造的全新版本,主要是針對Bedrock (基岩)版所打造(Java版並不支援),支援RTX的Beta版本於4/16正式上架,玩家只要有該遊戲,並加入其Beta計畫,即可下載到全新6款具備RTX特效的地圖。 此外,NVIDIA更提供各種工具,來教導玩家如何打造RTX等級的地圖,並,讓玩家能以既有的地圖來發展與建構出具有RTX特色的地圖。 在硬體配備方面,這次由於《Minecraft》 RTX版本,將會使用到非常複雜的光追運算,因此非常耗用Win10電腦的系統資源,玩家必須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,搭配Intel Core i5或同級處理器,記憶體則至少要8GB以上,才跑得動。由於遊戲也支援到DLSS 2.0技術,可以讓遊戲畫面執行得更順暢!官方更表示若搭配RTX 2080並開啟DLSS 2.0之後,在Full HD解析度下可以達到90 FPS的成績!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畫面吧! 玩家們可能在先前《Minecraft》的世界已經很熟悉了,但全新《Minecraft》 RTX版本有更多好玩的東西,包括可以建立全新的RTX材質,以及轉換工具等等。NVIDIA這次推出了各種工具資源包與教學指南,以幫玩家可以快速轉換到RTX的世界。 NVIDIA 這次推出了兩個教學指南,包括RTX材質的建構,以及非官方地圖的轉換工具,還有各種資源包,細節如下: 1. 2. 3. 各式資源包下載: (a) (b) (c) (d)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,NVIDIA正極力改變新舊玩家們對於RTX的印象,透過與遊戲廠商合作,加入RTX之後來重新詮釋當紅遊戲,讓老玩家回味,讓新玩家嚐鮮。從先前 (Quake II RTX) 開始,將傳統遊戲帶入光追特色,玩起來更加逼真有趣。而這次的Minecraft with RTX,可是打造出全新的世界,讓玩家們在玩樂的過程中,也能享受RTX特效所帶來的逼真世界!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F5XjQnhXE8 ▲《Minecraft》RTX版本影片簡介
-
說個笑話:高階電競主機!《末日之戰重製版》有望歸來,搭光追還要能順跑4K@60Hz
還記得《末日之戰》(Crysis)嗎?這個在2007年推出的遊戲,瞬間輾壓當年玩家手中的頂級PC,後續又陸續推出了幾款續作,但其超高的硬體要求也造就了現在大家都會喊說「你的電腦跑得動《末日之戰》嗎?」這個謎因梗XD!雖然說目前硬體效能的不斷更新,要順順的玩《末日之戰》系列已經不是難事,但遊戲開發商Crytek似乎就是在等這一刻! 先前的CryEngine引擎5.6版展示影片中就提到,新一代的遊戲將搭載即時光線追蹤技術(沒錯光追越來越普及了..),同時也要能在4K高解析度下跑60 fps的體驗,這兩個重點放眼望去目前硬體市場,要能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的硬體幾乎可說是少之又少,尤其顯示卡的部分恐怕要用NVIDIA SLI或AMD CrossFire才能做到,但這些都會是採用新一代CryEngine 5.6引擎的遊戲將具備的條件,放眼Crytek的遊戲,幾乎可以說就是《末日之戰重製版》會採用這些技術,但大家的電腦準備好被榨乾了嗎XD?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UyWwqY-pYc ▲Crytek早前展示的CryEngine 5.6介紹影片。 Crytek目前尚未針對《末日之戰重製版》作任何官方說明,不過在Demo展示影片中可以看到眾多線索都將結果導向重製版的登場,尤其這次也會在新一代的家用遊戲主機和PC上推出,看來新一代的Xbox Series X和PS5兩台主機甫登場就可能面臨強大「敵人」(難道就是末日了嗎XD?),雖然說新一代遊戲主機都採用了新的硬體和全新的SSD技術,有望讓《末日之戰重製版》的速度將大幅提升,但考量到該遊戲的歷史...我們也不難想像這對兩台主機的顯示效能可能是場硬仗。 至於Crytek的好夥伴EA日前也表示,2021年第一季財報期間將會有多款遊戲登場,除了《榮譽勳章》將推出VR系列以外,EA也提到將會有多款粉絲引頸期盼的「重製遊戲」登場,這當中也包含《終極動員令》系列,同時,EA也表示新的《戰地風雲 6》將會顛覆所有玩家的想像,不過這款遊戲目前看來離推出還需要一點時間就是了(至少也一樣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),這樣看起來,Crytek著名的《末日之戰》系列就很有可能會是今年重新登場的重頭戲之一。 不過玩家也別擔心,雖然遊戲廠商來勢洶洶,硬體商倒也不是蓋的,接下來NVIDIA和AMD都會陸續推出新一代高階顯示卡,包含RTX 3080和Big Navi系列,就算《末日之戰》系列來個三部曲重製,玩家也有足夠的本錢跟它對幹的XD!(荷包君有沒有本錢就不知道惹QQ)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打不贏你、就加入你,Microsoft Edge不再「邊緣」,成為世上第二受歡迎的網頁瀏覽器
說到微軟自家的瀏覽器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概都是那個飽受各種揶揄的Internet Explorer (簡稱IE),不過其實微軟在Windows 10之後便捨棄的它,改成新的Edge瀏覽器,藉由強化整體功能表現,希望能夠挽回頹勢,如今微軟的努力似乎終於得到回報了。 過去IE最受開發者詬病的一個問題,就是不同版本的核心引擎和前端碼都不一樣,造成網頁開發非常麻煩,也造成一般使用者的體驗不佳,速度慢、Bug一堆、版面沒有正常對齊等。 微軟在Windows 10之後為了改變這一點,同時想要「洗白」自家瀏覽器惡名昭彰的名稱,將原本的IE替換成了Edge,並試著在過去令人厭惡的問題做出改善,只是效果上不是特別的理想,玩家似乎還是把它當成「用來下載其他瀏覽器的工具」罷了。 不過在近期,微軟宣布放棄使用自家的核心引擎,改成Google Chromium的核心(因為Chromium是開源的,任何人都可以使用),有鑑於Google的Chrome瀏覽器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瀏覽器,微軟這樣的做法顯然有一種「打不贏你,就加入你」的感覺(咦?),不過這對於開發者來說自然是件好事,畢竟兩者使用相同的核心,在開發移植上的步驟和麻煩就相對的會少很多。 微軟在這一個在策略上的改變,對於的市佔率確實有著相當正面的助益,且支援Windows 7/8/8.1/10、macOS、iOS、Android作業系統,從2020年1月開放下載之後,市佔率就開始節節上升,根據NetMarketShare的統計,結算至今年3月的時候,擊敗了Firefox,從第三名回到了第二名。 相較於去年同期Edge市佔率大約僅有5%左右,微軟在1月宣布Chromium核心的Edge正式上線,並給予全新的ICON之後,市佔率就有了顯著提升,僅僅2個月的時間就讓市佔率來到7.5%左右,雖然與市佔68%的Google Chrome有著相當大的差距,但因為一般玩家很少會去特別變動自己慣用的瀏覽器,Edge能過在短期有如此進步,其表現已經著實相當亮眼。 以現今的網頁架構,除了Safari和Firefox之外,幾乎所有的網頁核心都是使用Chromium,微軟在宣布將Edge核心替換成Chromium時,也曾對Firefox的開發公司Mozilla喊話,該試著順應時代,別再耍自閉。 不過Mozilla執行長對此則表示,這樣的作法只會使的Google對於網路世界有著更高的掌控權,反而不利於網路世界的健康發展,甚至翻起過去微軟叫Netscape放棄網頁瀏覽器的舊帳,看來大家以為已經結束的網頁瀏覽器大戰,直到現在還是再不斷的角鬥著!
-
NVIDIA全系列SUPER行動版GPU上市,搭載更多功能與DLSS 2.0特色,催生電競筆電新效能時代
NVIDIA自推出Max-Q這種兼顧效能與輕省的行動版GPU(繪圖處理器)之後,就獲得不少電競筆電的廠商採用,讓其產品能同時擁有絕佳遊戲體驗,同時又能兼顧省電,讓筆電可以更輕薄,且維持低噪音,以讓配備NVIDIA獨顯的筆電,也能做到幾近Ultrabook的輕盈體態。 隨著新一代Turing架構繪圖晶片的推出,高階筆電紛紛配備新的GeForce RTX 2080/2070/2060等行動版GPU,讓電競筆電擁有Ray-Tracing(光追)與DLSS(深度學習超級取樣)的視覺震撼,而主流與入門筆電則配置GeForce GTX 1660 Ti/1650 Ti/1650等行動版GPU,來讓筆電效能升級。當然這些GPU同樣也擁有Max-Q版本的設計,讓得以實現。 由於先前NVIDIA在桌上型GPU市場,推出了RTX SUPER系列,包含2080、2070、2060皆有對應的產品,將電競桌機推升到更高效能的境界,然而在筆電市場中,最高等級只到2080而已。也就是說,SUPER系列只有在桌上型產品才有! 為此,NVIDIA決定於2020/4/2正式發表RTX SUPER行動版GPU,包括2080/2070皆有SUPER版本,另外在GTX 16系列部份,也新增了GTX 1650 Ti這個型號(有趣的是,桌機版沒有1650 Ti,只有1650與1650 SUPER),使其整個產品線更加完整,全面讓2020年的電競筆電效能再升級! 從上述的表格可以得知,NVIDIA在2020年的行動GPU產品線,把2019年的產品紛紛往下打一個檔次。從低階開始來看,GTX 1050就給它Phase Out (淘汰),而原先1650區間則新增一個GTX 1650 Ti。至於高階款的RTX 2080則不往下打了,直接由新的RTX 2080 SUPER和RTX 2070 SUPER來加入陣營。 至於規格方面,新的RTX 2080/2070 SUPER,擁有更高的CUDA核心數與爆發時脈,而TGP (整張顯示卡功耗)也維持在80W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RTX 2080 SUPER的功耗最高可配置到150W(甚至更高,可達到200W,參考下表),讓電競筆電也能根據筆電廠商的設計,來調配不同的時脈與功耗,讓其電競筆電能擁有超高效能表現。 ▼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行動GPU的規格與功耗配置說明 為將桌機的RTX體驗帶到筆電,NVIDIA這次全新布局的行動GPU,要讓999美元價格帶的筆電,也能從GTX晉升到RTX的等級,開啟光追或DLSS也能玩的暢快。 以下就來透過NVIDIA的簡報,來得知這次全新系列行動GPU所帶來的新特色與效能比較吧! ● DLSS 2.0 DLSS 2.0可說是NVIDIA這次全新的進展,讓遊戲能透過AI的演算技術,達到畫質更好,效能更高的境界。有關於DLSS 2.0的介紹,可參考。 ● 2020年全新GeForce筆電 上述提到NVIDIA在2020年的行動GPU市場布局,就是推出新的SUPER晶片,並將先前的GPU往下打一個層級,使999美元筆電也能享受到RTX。當然這次不只針對電競市場,就連創作者市場,以及學生市場,都要囊括在內。 ● 全新Max-Q技術 上述提到NVIDIA在2020年的行動GPU市場布局,除了高檔的SUPER晶片之外,這些也都有Max-Q的版本,搭載了新一代的Max-Q技術,例如包含了Dynamic Boost技術、低電壓GDDR6、Advanced Optimus (先進的獨顯內顯切換技術)、新一代高效能功率晶片,同時也搭配DLSS效能提升等特色,讓其效能與功耗突飛猛進,相較於3年前(2017年)的1080 Max-Q機種來說,這次2080 SUPER Max-Q可以提升將近128%的水準!真是強勁啊! ● RTX Studio也效能提升 由於這次新的GPU不僅效能提升,也有更多功能,同樣能讓創作者受惠,目前已有不少新的RTX STUDIO創作者筆電上市囉!搭載Intel全新第10代處理器,且有不少創作者軟體紛紛支援RTX,將讓創作者驚豔!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,這次NVIDIA全新出擊的行動版GPU,以更好的效能、搭配具備硬體光追、AI與DLSS等特色,再搭配全新Max-Q技術,讓功耗、效能、省電與噪音皆達到平衡,讓輕盈筆電也能擁有高效率、長時間等特色,是玩家們、創作者們,與學生們下一台筆電的最佳選擇。
-
小孩才選擇,我全部都要!AMD Ryzen Mobile 4000行動處理器的高效能與超省電揭密
AMD於3/16正式解禁以7nm製程所打造的Ryzen Mobile 4000行動處理器,讓「真香」熱潮延燒到筆電市場。這次AMD一共推出了4000U、4000H與4000HS等型號,分別主打輕省市場、效能市場、效能與輕省兼顧市場,如今亦有筆電廠商趁勢推出,以更省電、效能更優越等特色,來搶佔新世代筆電市場。想要「聞香」的玩家們,也許可以參考一下囉! 有關於這些處理器的大略介紹部份,請,本文將深入了解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的規格、設計、效能、省電、特色等細節,讓讀者了解這次AMD的7nm筆電CPU與GPU到底香在哪? 以下,我們就透過簡報,來一邊看圖、一邊看說明,以了解這次AMD端出來的菜色,看是哪裡飄出來的香味!值得玩家們注意! ▼表 AMD Ryzen Mobile 4000 H、HS、U系列行動處理器規格列表 ● Ryzen 7 4000U系列 vs. 第十代Core i7 ● Ryzen 5 4000U系列 vs. 第十代Core i5 ● Ryzen 3 4000U系列 vs. 第十代Core i3 透過上述的深入解說,可以看到,AMD這次的Ryzen 4000行動處理器,不僅在設計上、技術上,以及規格配置上,效能上,都非常突出,比上一代增進不少,當然在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,不僅在效能上能夠碾壓對手,就連電池續航力的整體表現也非常優異! 還需要選擇嗎?與其在效能與省電做選擇,這種小孩子面臨的選擇題,成人們當然全部都要!總之,AMD Ryzen 4000行動處理器,提供省電、高效能,亦可提供輕薄,同時具備更高C/P值。看來,您的下一台筆電CPU平台,就決定是它了! (01) (02) (本篇) (03) (04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!】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AMD全新7nm行動處理器Ryzen Mobile 4000上市,有H、HS、U等系列,主打極致效能、高效輕薄、輕薄省電等市場!
AMD在2019年下半年起,陸續推出Zen 2架構的各式處理器產品,包括7月份的桌上型處理器Ryzen 3000系列、8月份的伺服器處理器EPYC 7002系列,以及11月的高階桌上型(HEDT)處理器之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,以7nm與PCIe 4.0架構的強勢攻勢,造成電腦市場一股「真香」熱潮。此外,更搭配其Radeon RX 5000系列的顯示卡,讓不少玩家紛紛轉向AMD平台的懷抱! 然而在筆電市場部份,AMD選擇,讓筆電產品正式進階到7nm與PCIe 4.0架構的新境界!當時發表一共發表了U、H與Pro等系列,分別主打消費性輕省筆電、遊戲與創作者效能筆電、專業輕省筆電等市場。 以U系列中最高階的Ryzen 7 4800U為例,其具備8C/16T (8核心/16執行緒),基礎時脈為1.8GHz,超頻時脈達4.2GHz,內建Radeon Graphics 8顯示核心,功耗僅15W,讓其能源效率達到上一代的2倍以上。且AMD也列出在創作者軟體方面的效能,平均比Core i7-1065G7快27%~49%。 至於H系列中最高階的Ryzen 7 4800H,則同樣具備8C/16T,基礎時脈為2.9GHz,超頻時脈達4.2GHz,TDP (功耗)為45W。其在遊戲與創作者軟體方面的效能,平均比Core i7-9700K快39%、46%,且功耗更低! 除了講述其效能之外,現場也展示實際的筆電,包括內建Ryzen 7 4800U的Lenovo Yoga Slim 7輕省筆電 (建議售價849美元起),以及內建Ryzen 7 4800H/4800HS與Ryzen 9 4900HS的ASUS電競筆電(,建議售價1,199美元起)。此外,AMD也發表最新Radeon RX 5600繪圖晶片家族,聯袂其Mobile版本也一同出爐!像是Dell G5就內建Ryzen 4000H家族CPU搭配Radeon RX 5600M GPU,成為全7nm的產品,讓人相信這次AMD是真正產品已經到位,而不像對手的新產品還停留在PPT階段! 就說AMD一定還有秘密武器還沒使出來,果然AMD在2月間所舉辦的Ryzen Mobile Tech Day中,展示了其在Mobile Processor的研發實力! 先說主打高階的H系列吧!這次首度推出Ryzen 9的等級,以旗艦級的Ryzen 9 4900H處理器來說,其具備8C/16T,基礎時脈高達3.3GHz,超頻時脈達4.4GHz,同樣跟4800H一樣維持45W的TDP,預計於2020年春季上市。 ▼表 AMD Ryzen Mobile 4000 H、HS、U系列行動處理器規格列表 除了H系列之外,AMD這次也推出HS系列,是H系列的低功率版本(從45W降至35W),在時脈方面,除了4900HS時脈稍微比4900H小降一點之外,4800HS與4600HS基本上都跟H版本相同!因此,有可能市面上的旗艦機種會以4900H或4900HS來推廣,至於主流與入門版本則以4800HS或4600HS來推廣。 以下,就透過簡報,來看看這次AMD Mobile Tech Day所揭露的Ryzen 4000行動家族的產品線內容,以及效能提升幅度簡述,來看看這次Ryzen 4000筆電,有什麼值得讓人驚豔的地方吧! 以上簡報可以看出,為讓各類筆電使用者選到最適合他們的筆電。AMD透過7nm製程打造出全新的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,不僅兼具省電與高效,還規劃出U、H、HS等3種系列,讓使用者都能選擇到他們想要的筆電。以下就列出這3種系列的主打市場與功能,做為本文的總結。 ● Ryzen 4000U系列:主打輕省筆電市場,TDP僅15W,有4800U、4700U、4600U、4500U、4300U等5款CPU,皆內建Radeon Graphics內顯,可以用來處理一般工作,亦可玩一般電競遊戲。 ● Ryzen 4000H系列:主打超高效能筆電市場,TDP為45W,有4900H、4800H、4600H等3款CPU,皆內建Radeon Graphics內顯,可以用來處理一般工作,亦可玩一般電競遊戲。有些高階機種會再加上獨顯(可高階),讓玩家可以順暢的玩各式3A級遊戲,亦可當創作者筆電。 ● Ryzen 4000HS系列:即H系列的低功耗版本,主打輕薄高效能筆電市場,TDP降至35W,有4900HS、4800HS、4600HS等3款CPU,皆內建Radeon Graphics內顯,可以用來處理一般工作,亦可玩一般電競遊戲。這些機種大多會再加上獨顯(中高階或MaxQ),讓玩家可以玩各式3A級遊戲與執行創作者軟體,同時維持筆電的輕盈身材。 有關於更深入的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介紹,包括特色、設計、效能、省電、特色等細節,請。 (01) (本篇) (02) (03) (04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!】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Google Stadia正式支援4K HDR遊戲,網友也提供在Mac OS下使用的方法
Google的遊戲串流服務Stadia,利用網路串流的方式來進行遊戲,理論上只要網路速度夠快,就能夠可以體驗3A遊戲。雖然台灣目前還無法使用,僅在國外部分地區開放,然而自服務開放以來,Stadia的功能最初主要是針對手機開放,後開放給電腦平台,透過Chrome瀏覽器即可遊玩,不過起初在畫質的部分僅提供1080P的選項,如今Google現在終於在網頁上公布了電腦版4K解析度的支援說明。 Google向來習慣把自家的各項產品服務整合到Chrome瀏覽器中,Stadia自然也不例外,玩家只要在Stadia的官網購買自己所中意的遊戲,然後用滑鼠按下PLAY,就可以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直接遊玩,沒有額外的應用程式需要下載,這包含動輒數十GB的主檔案都不需要另外下載。 Google在這次的中也正式表明Stadia是能夠支援4K與HDR的遊戲內容,甚至支援5.1聲道。只要玩家的螢幕能夠支援4K或是HDR顯示,並在遊戲內的「網路流量控制選項(data usage options)」中把畫質設定到最高,即可開啟4K HDR內容,就連5.1聲道都能在這個選項中開啟。 根據官方的文件,網路速度只要大於35Mbps就足以遊玩,但Stadia目前尚未對台灣開放,想體驗的玩家必須跨區才能透過網路串流玩到,所以在台灣的玩家實際需要多少頻寬恐怕還很難說。 在Google的說明文件中,玩家只要在PC或Chrome OS的裝置打開Chrome瀏覽器,就能夠執行Stadia,唯獨Mac OS沒有出現在其中。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若要能透過Stadia玩到4K的遊戲內容,系統必須要能夠支援VP9編碼,而蘋果對此不願意在專利上的相關內容上做出讓步,以至於沒有辦法支援Stadia。 由於Mac OS對於VP9編碼的支援性問題,造成了Safari瀏覽器無法觀看Youtube上4K影片,但只要換成Chrome的瀏覽器就能夠正常支援,換言之,理論上是可以透過軟體的方式補足這部分的缺口,這樣道理似乎也適用在Stadia上,不過玩家發現可可以透過來強行讓Mac能夠遊玩4K的內容,算是替有iMac的玩家找到一個解決方法。 至於如何檢視自己的Chrome瀏覽器是否可以支援4K,主要是要有VP9的編碼器,以下就是檢視方法: (1) 在您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網址列那邊,輸入「 chrome://gpu 」,然後按 Enter。 (2) 畫面會出現您的顯示卡資訊,下捲看到「Video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」這欄。 (3) 若您有看到「Decode vp9」的字樣,代表您的電腦可以支援VP9硬體解碼,此時您就可以玩Google Stadia 4K遊戲囉! 最後,祝能玩的朋友,玩得愉快!
-
TCL推出「可捲曲螢幕」概念手機,聯袂「三摺」螢幕概念手機一同展出
今年可說是可撓式螢幕(Flexible Panel)應用大爆發的一年,且紛紛應用在手機上並在市面上販售。包含三星、華為、Moto都有推出可摺疊螢幕手機(Foldable Phone)。像是左右摺(Galaxy Fold、Mate X),或是上下摺(Galaxy Z Flip、Motorola Razr),也分成向外摺或向內摺的設計,這些手機都能讓您的螢幕視角延伸得更大 (不好意思! LG ThinQ充其量只能算是雙螢幕手機,不算摺疊螢幕手機),當然,除了這些摺法之外,讓螢幕視角延伸的方式,還有什麼玩法? TCL這次給大家不同的概念設計,他們推出了一種滾動螢幕手機(Rollable Phone),透過拉出/滑出(Slide-out)的方式,將螢幕擴大。實際操作方式,就是將一隻手握住該手機,另一隻手將手機另外一邊向外拉出,如此即可讓螢幕顯示空間擴大!就像將一般圖畫紙捲開一樣的概念(只是不會像「圖窮匕見」那樣捲出來之後藏有匕首就是了XD ),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時,想要更多的螢幕顯示空間,只要將手機拉出就可以了,不用像前述的手機那樣摺來摺去的! 原本TCL計畫在MWC 2020展示出這樣的螢幕顯示解決方案,但因為COVID-19疫情讓展會取消,因此TCL改於3月展示出這樣的新概念!這次的可捲曲螢幕手機,可說是非常新鮮的概念,也與其他可摺疊式手機的設計不同,不僅不會像可摺疊式手機那樣摺疊後讓機身過厚,且拉出方式的作法也能減少螢幕的「皺摺感」,且能讓手機維持應有的輕薄。 TCL這款可捲曲螢幕概念手機,採用6.75吋AMOLED螢幕,拉開後就可擴展成7.8吋,手機內部的馬達負責滾動和擴展的動作,此外,手機也提供一個按鈕,按一下即可捲出或捲回,不需要使用者用力拉出。兩三秒即可將手機視野變成平板視野。 至於厚度方面,TCL這款可捲曲螢幕概念手機只有9mm厚,相較於三星的Galaxy Fold對摺時為15.5mm來說,可說是輕薄多了,要塞入口袋也比較方便。最重要的是螢幕畫面不會像摺疊螢幕手機畫面有「皺摺感」,讓整體螢幕的視覺更加連貫,同時提升螢幕觀看的品質。 除了上述的可捲曲螢幕概念手機之外,TCL也同時推出其可摺疊手機,只不過TCL的做法算是一波三折… 啊!不是!是一Phone三折(摺),採用三摺疊(Tri-Foldable/)設計。原先完全摺起來的螢幕是6.65吋畫面,「三」展開之後,就變成10吋且具備3K解析度的20.8:9尺吋螢幕,具備可以媲美平板電腦的超廣螢幕視野。 類似概念的產品其實LG也有做啦!只是LG是優先做在他們的可捲式OLED TV產品上面,讓使用者放在客廳,其捲起來只是用來節省空間,而非像是手機那樣能夠提供多種尺寸顯示模式! 至於TCL這款三摺螢幕概念機,其採用的是類似Z字型的摺疊方式,可以將螢幕摺疊起來。使用時,在全收合(full-collapse)模式可單純使用單一螢幕,亦可選擇半收合(semi-collapse)模式,將一邊翻開(變成三分之二畫面)來使用,或者全展開(full-expand) 模式來使用全螢幕!當然,全翻開模式看起來,果然視野夠大,用起來很爽,但摺疊起來之後,就變得很厚重了!比上述單摺機還厚不少!(看起來頗像磚的XD) 這些概念手機雖然看起來很酷,但由於還在概念設計階段,許多驗證都還沒通過,像是耐用性測試、摺痕明顯度…等等,因此短期內還不會量產上市。當然這些問題解決之後,也許有可能在2021年正式上市! 【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!】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最多人點閱
-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:NVIDIA技術簡報 (下篇)
- Intel Optane Memory & Optane SSD重裝上陣,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!
- 散熱膏也用Liquidmetal》史上最強液態金屬散熱膏,超頻王者酷冷博Coollaboratory Liquid Pro/ Ultra
-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:NVIDIA技術簡報 (上篇)
-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 不同網卡晶片,引爆鍵盤大戰!
- 微軟推出Windows Sandbox 「沙盒」模式,提供隔絕化程式執行環境,以提升系統安全
- USB 4.0規範出爐! 傳輸頻寬達40Gbps! 可「選擇性」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
- Dell推出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與主流G系列電競筆電,聯袂多樣新品展出,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
- 低解析度也能照常享有高畫質,NVIDIA Image Scaling畫面效果實測
- 「純日系血統 家電品牌」還在嗎?從「日立家電」被併購成為「HITACHI Arcelik 日立阿奇立克」,「東芝家電」被併購成為「TOSHIBA 美芝家電」,「夏普家電」被併購成為「SHARP 鴻海骨 夏普皮」,「日立冷氣」被併購成為「BOSCH 博世集團 德國品牌」,「混血後 日本家電」還可以稱霸全世界嗎?
- Intel發表UEFI Class 3,將於2020年停止傳統BIOS支援,屆時XP無法使用
- 配備Intel第八代Core處理器的NUC7與NUC8現已可以預購,3月底正式上市!